东盟是全球最受关注、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,同时较易受到美国关税和地缘政治局势的影响。为此,CEIC 特别推出“东盟宏观经济图表合集”,包含80多张图表,用来研究新加坡、马来西亚、印度尼西亚、越南、泰国和菲律宾这六国的消费支出、外商投资、通货膨胀、美国货币政策对各国货币的影响等主题和指标。
在这份图表合集中,CEIC 研究了消费者支出、通胀等宏观经济的关键指标;还探讨了外部因素对东盟经济的影响,特别是美国的货币政策和国际贸易环境。
>> 浏览图表 >> (详细数据可至 CEIC 数据库中获取)
泛欧盟对比
- 东盟六国的经济表现
- 通货膨胀与货币政策
- 贸易格局
- 货币走势
马来西亚
- 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以及如何在制造业和房地产数据中体现
- 2024年马来西亚信贷增长,借款人能在一定程度上享受贷款利好
- 基础设施支出在马来西亚经济结构中的重要性,以及近期各区域建筑业的细分数据
- 零售和批发数据,包括食品、购物等
泰国
- 食品和能源对泰国通胀趋势,包括近期陷入通缩的重要性
- 泰国国际游客数量回升,但尚未达到疫情前的水平
- 近期泰国农业部门工资激增
- 部分细分经济指标相对疲软,包括按部门划分的GDP以及个人和国内银行信贷需求
新加坡
- 新加坡各行业对整体GDP的贡献
- 新加坡交通成本对2022年通胀飙升带来巨大拉动作用
- 汽车销售对整体零售额的重要贡献
- 已签订的建筑合同
- 探索新加坡的主要产业集群:工程、化工、生物医学、制造业和电子
- 探索相关性:台湾的出口情绪或可作为新加坡出口情绪的风向标
印度尼西亚
- 印尼通胀低于目标,每日食品指数提供消费者价格变动的早期信号
- 从细分数据中观察工业和零售业中的热门和冷门部门
- 由私营企业拉动的信贷增长
- 货币政策对工业生产的持续影响
- 有利的年轻人口结构
越南
- 外商直接投资主要流向越南制造业
- 越南抑制通胀取得长期成功
- 贷款增速反弹,达到政府的目标,但银行的不良贷款正在增加
- 零售停滞,旅游和酒店业收入放缓
- 越南盾兑美元稳步贬值
菲律宾
- 家庭、私人投资和政府支出对GDP的贡献
- 以热图形式呈现强势和弱势工业部门
- 食品是2022-23年通胀飙升的关键
- 核心通胀(不包括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价格)下降
- 消费贷款的反弹强于企业贷款,企业对借贷成本增加更为敏感
- 工业生产萎缩
- 净销售指数萎缩。该指数覆盖制造业,同时可作为零售销售的风向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