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iley,全球领先的学术与教育出版商,在这个秋季隆重推出第一届“科研启航必修课”,为您的学术之路保驾护航。

讲座大纲:
- 文献阅读和证据管理
- 学术写作技巧
- 论文图表制作
- 同行评审应对
- 科研生涯策略规划
讲座时间:2025年10月14日-23日
讲座语言:中文
主持人:张玉琪,Wiley市场部
主讲人:
- 杜建 博士,北京大学健康医疗大数据国家研究院 助理教授、博士生导师
- 魏轩 博士,Wiley中国学术顾问
- 李捷 博士,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院 研究员,博士生导师
- 田浩 博士,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副教授
- 刘田宇 博士,Wiley期刊编辑
→ 扫码加入

讲座一:证据三角测量:如何借助AI整合矛盾的研究证据?
在研究因果关系的重要领域(如生物、医学、经济学等),常常出现不同研究之间结论不一致的情况。这往往是因为每一种研究方法都有其自身的优点和缺陷,而传统依赖人工梳理文献的方式不仅效率低,还容易受到主观判断的影响。本次讲座将介绍一种名为“证据三角测量”的新方法。它融合了科学哲学中的论证理论以及当前先进的大语言模型(AI)技术,能够更高效、更透明地整合来自不同来源的研究证据。该方法不仅能为政策制定和科学研究提供更可靠的决策基础,也能帮助我们理解矛盾背后的深层原因,指引未来的探索方向。
▶ 10月14日 19:00-20:00
讲座二:构筑论文金字塔:三步厘清英文写作的结构与叙事
英文论文写作中,初学者常陷入结构混乱、重点不明的困境,导致研究成果难以被国际学界清晰认可。本讲座将系统阐述一种“三步走”的结构化写作方法:首先解析论文的整体框架逻辑,指导如何构建一个引人入胜的科学叙事;继而剖析各章节的核心要素与写作重点,确保科研成果得以全方位呈现;最后通过具体案例的对比与解读,提供可借鉴的优化策略与避坑指南。本讲座旨在为学术新人提供一个清晰、高效、可操作的写作范式,旨在化解写作焦虑,提升论文质量,为研究成果的成功发表奠定坚实基础。
▶ 10月15日 19:00-20:00
讲座三:一图胜千言:科技论文的绘图技巧
图片是科技论文的重要表达方式。讲座将介绍论文绘图前需关注的事项,包括数据类型与图片格式的要求。并基于PPT和Origin 两个软件介绍科技论文绘图的基本思路与技巧。
▶ 10月16日 14:30-16:30
讲座四:小器早成:学术萌新的科研规划与谋生指南
长期主义与大器晚成是学术新人常怀揣的理想,然而却经常与学术生涯初期的现实生存处境存在摩擦。本次在线交流侧重学术新人如何在“素人期”与“新人期”合理规划科研生涯,如何在短期主义与长期主义之间寻求平衡,以及如何规避信息毒素,减轻生存焦虑等议题。希望为学术新人提供务实的朋辈建议。
▶ 10月22日 19:00-20:00
讲座五:踢好“临门一脚”:同行评审意见的回复
本次讲座将探讨回复同行评审意见过程中的关键挑战与实用策略。面对审稿意见,许多作者常因理解偏差、回应不当或忽略细节而错失发表良机。本次讲座内容将涵盖如何解读编辑决定信中的关键信息、理解审稿人意见的实质诉求,以及在遭遇苛刻评审时保持专业回应的沟通技巧。同时,讲座将指出回复信中常见的误区与“雷区”,并提供切实可行的应对方案,助您提升论文接收概率,真正踢好学术论文发表的“临门一脚”。
▶ 10月23日 19:00-20:00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