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I时代,学术诚信的维护受到更大挑战。学生和研究人员借助AI生成高质量的文本内容越来越便利,AI生成的内容越来越难以与人类的创作进行区分,明确的指导和规范不健全,缺乏足够的AI素养教育和培训,都增加了学习和研究中AI误用和滥用的风险。
AI应用中被认定为学术不端的行为包括但不限于:
郑雯雯等人基于AIGC技术在学术出版中的使用原则(透明度和问责制,质量和诚信,隐私和安全,公平,可持续发展),以及当前学术出版领域对于AIGC使用的规范,依据学术出版基本流程,结合《学术出版中AIGC使用便捷指南》,并征询出版商、专家意见,最终形成符合道德共识的学术出版中AIGC使用框架。
框架按照研究开展、论文撰写、投稿、同行评议等流程梳理了有条件使用AIGC和不可使用AIGC的场景。

学术出版中AIGC使用框架
郑雯雯,武悦,王美玲,等.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在学术出版中的使用框架构建研究[J].中国科技期刊研究,2024,35(10):1349-1356.
综合可参考的规范,在允许使用AI的前提下(可以参考学校或出版社政策),以任何方式将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的内容包含、改写或整合到自己的作品中时,都应该引用该工具。在引用AI时,一般需包含以下元素:
一般以文中或文末注释的形式标引。或参考学校、投稿期刊、出版社政策。
APA 7
引用样例:Open AI. (Year). ChatGPT (month day version) [Large Language Model].https://chat.openai.com/chat
具体内容:如果您在研究中使用过 ChatGPT 或其他 AI 工具,请在“方法”部分或论文的类似部分描述您如何使用该工具。对于文献综述或其他类型的论文或回应或反应论文,您可以在介绍中描述如何使用该工具。在您的文本中,提供您使用的提示,然后提供作为响应生成的相关文本的任何部分。
Chicago 18
引用样例:
脚注或尾注:Text generated by ChatGPT-4.0, OpenAI, March 7, 2023, https://chat.openai.com/chat.
注释:Response to "Prompt text," ChatGPT-4.0, OpenAI, March 7, 2023, edited for style and accuracy.
author-date格式: (ChatGPT, March 7, 2023)
引用说明:引用的链接应该是公开可用的 URL,否则应在正文或注释中说明Prompt text。
信息来源:https://www.chicagomanualofstyle.org/book/ed18/part3/ch14/psec112.html
MLA 9
引用样例:
"Prompt text" prompt. ChatGPT, day month. version 4, OpenAI, day month year, chat.openai.com/chat
Fig. 1. “Prompt text” prompt, DALL-E, version 2, OpenAI, 8 Mar. 2023, labs.openai.com/.
该汇总表格为figshare自行上传,数据截止时间为2023年7月,里面的出版商政策可能会有变化。要以最新出版商政策为准。
Elsevier
Elsevier Policies >> Generative AI policies for journals
https://www.elsevier.com/about/policies-and-standards/generative-ai-policies-for-journals
Taylor & Francis
Our Policies >> AI Policy
https://taylorandfrancis.com/our-policies/ai-policy/?_ga=2.68499089.1054554791.1732860864-504561263.1732860864
Sage
Editorial Policies >>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Policy
https://uk.sagepub.com/en-gb/asi/artificial-intelligence-policy
Wiley
Ethics Guidelines >> Artificial Intelligence
https://authorservices.wiley.com/ethics-guidelines/index.html#22
Springer
Editorial Policies >>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(AI)
https://www.springer.com/gp/editorial-policies/artificial-intelligence--ai-/25428500
AI检测或AIGC检测技术主要用于识别和评估由AI工具生成的文本。AIGC检测主要依赖于自然语言处理(NLP),机器学习技术,以及对抗性机器学习,通过深度分析文本的固定句式结构、语义连贯性、前后文关系来识别其中的AI生成痕迹,困惑度(Perplexity)和爆发度(Burstiness)是识别AIGC检测的关键指标。
Copyleaks:提供了AI检测功能,能够精准识别由GPT模型生成的内容。它的优势在于检测范围广泛,可以识别各种语言和格式的文本。
知网AIGC检测:作为中国学术界最具权威性的数据库之一,知网的AIGC检测系统在处理中国学术写作方面有着独到的优势。
万方AIGC检测:与知网类似,万方AIGC检测也在国内学术圈中占有一席之地,支持中文文章的检测,并与学术数据库紧密结合。
维普AIGC检测:维普同样为学术界提供了一套AIGC检测工具,帮助作者和机构确保其出版物的原创性。
引文生成工具
通过AI对话生成引文示例,以Kimi为例:
